這是作為學期三最後的畢業專案,專案會是唯一一次採取團隊開發,且盡可能採用Scrum的方式進行。開發時間為14天左右,中間會有3次的sprint check-in作業繳交,作為小組開發狀況向AC團隊那邊回報的管道。在開發過程中,團隊須依照課程所給予的User Story,討論出團隊自己功能驗收的Acceptance Criteria,並且,前端開發人員依照課程所給予的頁面設計搞去刻劃出網頁頁面,後端開發人員依照課程已經給予的test case,去規劃並撰寫出後端API服務,在期限內完成指定規格與功能的交付。
前端開發組員:Tsuki(我)、Tony、Alison
後端開發組員:鰻魚燒、Martin
團隊溝通使用的平台是Discord為主,Slack則作為和AC團隊和助教間聯絡使用。
第一次的團隊線上語音會議團隊達成了以下事項:
- 瞭解彼此以及各自能夠投入開發的情況
- 確立使用 Notion 作為共同資訊的管理
- 確立使用 trello 作為任務追蹤管理
- 確立團隊角色分工
- 確立團隊和助教的互動原則:
- 團隊成員會設一個問題卡關處理的停損點,問題在嘗試一天內無法解決時,才在Slack上向助教尋求協助
- 團隊成員每天上午9:30 – 10:00在Slack群組上進行工作狀況回報,回報下述內容:
- 昨天進度
- 今天要做的事情
- 遇到的困難
- 發放作業,讓團隊成員各自參考既有的User Story,規劃出自己的Acceptance Criteria,並約下一次會議時,拿出來討論,形成團隊的Acceptance Criteria
會議結束後,團隊成員各自在Slack群組上做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,讓助教能夠瞭解團隊成員的背景,此外,我也安排團隊和助教kick-off meeting的時間,讓團隊和助教間能夠藉由線上會議的形式,更加認識彼此,以利後續的合作。
在第一次會議後的隔天就第二次會議,這次會議達成了以下事項:
- 參考彼此繳交的Acceptance Criteria,團隊逐項討論,完成團隊的Acceptance Criteria
- 前後端分開討論開發任務的分配
- 參考資料,讓團隊成員對開發任務進行Story Point的評分
這次的會議過程十分冗長,主要花了很多時間在討論Acceptance Criteria上,而前後端分開討論開發任務分配時,也花了些時間在功能實作上的討論,以及頁面如何切分成各自可以獨立開發的任務,以至於前端在任務分配上,需要在隔天再進行一次會議討論,才能夠確立初步的任務分配。
會議後,我建立團隊和助教的kick-off meeting所要使用的會議排程,並將會議資訊連同會議要討論的事項,在Slack群組裡通知團隊成員與助教,並請助教先參閱提供的文件,以利在kick-off meeting中更有效率得討論。
大部分的文書工作都在第一次sprint check時完成,接下來主要是專案任務的執行與開發。
功能開發上,團隊規範盡彼此可能一個功能一個feature branch,功能完成後要推上Github時,先更新來自Github的內容,處理完後,再把feature branch推上Github,接著再用推上去的feature branch對main branch發起Pull Request,然後,由另一位團隊成員進行code review,審核通過後,才併入到main branch。這部份Git的多人協作過程,是團隊大部分成員第一次體驗到的情況,一開始會需要比較多的溝通與練習,不過大家漸漸都習慣這個流程了。
在實作功能上,比較不確定的部份是 Nested Routes 和 Portal Vue,Nested Routes規劃是用在使用者Profile頁上,Portal Vue是規劃用在發推Modal、回推Modal和使用者Profile編輯Modal上。針對Nested Routes不確定的部份,在開發使用者Profile頁部份時,先弄幾個測試空白元件下去驗證想法,確認和當初假設的顯示結果相同後,將這些測試空白頁替換為真正要顯示的元件。而針對Portal Vue也是採取同樣策略,慶幸這兩個部份最終都和當初假設的結果一致。
另外,前端在實作與後端API串接的部份,開發時,參考後端成員鰻魚燒利用Swagger所建立的API文件進行撰寫,當遇到API規格不符預期時,便使用API文件和前端頁面設計搞來進行討論與API的調整。
在第二次sprint check左右時,前端頁面的完成進度主要有使用者登入頁、使用者註冊頁、使用者設定頁、管理員登入頁和管理後台推文頁;後端的開發進度大都完成,開始部屬到Heroku上並進行功能修正。而在第二次sprint check隔天,有showcase的活動,showcase的內容是向AC團隊呈現專案目前的正向流程,並且報告接下來的任務安排與規劃。由於團隊在專案一開始有報名這次的showcase,所以在showcase當天要到showcase前,我這邊主要都在進行將本地端網頁端串接本地端後端API。
串接上遇到最主要的問題是CORS設定不正確,導致前端網頁無法正確取得後端的回應內容,參考Huli大的CORS解說,並自己對後端API的程式碼進行調整後,完成網頁端和後端API的初步串接,並且,將修正後的CORS設定,回報給後端組員進行修改。除了CORS問題,也提出一些後端處理上的邏輯建議給後端組員進行調整,以確保前端能夠正確呈現後端回傳的內容。
在showcase過程,主要是由我來向AC團隊進行前端網頁的正向流程示範,而由另一位組員鰻魚燒來進行接下來任務調整與規劃的報告,由於目前網站完成度較低,在正向流程上,能夠操作的不多,而在進行示範時,就很容易遇到流程上會卡住的地方,另外,我預設showcase會是一個完整的進度報告情況,會把目前已經完成、正在進行中和尚未完成的資訊都報告出來,不過在showcase完成後,AC團隊的直接回饋是這是一個增加客戶和開發團隊信賴的場合,示範上,盡可能展示完成的部份,如果遇到無法避免且尚未完成的部份,輕描淡寫帶過即可。
在第二次sprint check時,團隊進行一次線上語音會議,主要是確認彼此的工作狀況,以及工作分配的調整,會議後,前端首頁區塊的部份交給我接手處理,同時,跟隨者與正在跟隨頁提高開發優先順序。
在第二次sprint check和showcase後,我這邊著手進行剩下顯示區域的開發、和Heroku上後端API的串接,並開啟並設定Github issue的部份,讓後端組員測試前端網頁,並將測到的問題以一個issue一個問題的方式回報在Github issue上,我再定期上去看issue、設定解決優先度,甚至是解決。同時,我也請Tony組員設定好Github Page設定,以便前端網站能夠正確部屬到Github Page上並呈現。
到第三次sprint check時,網站主體顯示大抵完成,剩下issue處理的部份,由於網站編譯成正式版本及部屬主要是由Tony組員負責,又Tony組員在時間彈性上沒那麼充裕,於是,我在Github Repository上使用Github Action來解決這問題,我設定Action行為在PR merge進main時,便編譯專案成正式版本並部屬上Github Page。另外,我也請Tony邀請後端組員進前端的Github Repository進行Code Review,藉由這兩個手段,加速團隊在最後的開發速度,以達成團隊可以提早交付並提前檢驗的目的。
收到AC團隊對於提早交付內容的審核結果,我們得到AC團隊在安裝前端專案過程中遇到EBUSY的問題,因此需要進一步調整的問題,團隊成員在自己的電腦上測試,並在網路上搜尋關於這個問題的解法後,團隊得到這個應該是客戶端電腦自身問題的結論,基於呈現出我們還是有努力過的樣子,我們將找到的解決方法記錄在Github Repository的README上,同時,我也增加新的Action,設定Action在有新的PR時,對PR進行編譯,測試該PR在不同系統與Node.js版本下上是否會出現問題。
在基本版功能完成,團隊稍微喘息一下後,接著就是挑戰功能。挑戰功能的部份,有三個挑戰內容,開發時間限定在兩天內完成。由於挑戰功能的完成與否,並不影響畢業條件,在挑戰開始的討論會議時,我提出讓團隊開發採用接力的方式進行,把有效的開發時間(48小時)按照人數平均分割,每人認領一個時間,在那個時間只會有一個人在進行開發,由於前端有3人,後端有2人,所以前端可以是8小時分6輪或者16小時分3輪的形式。後端會是12小時分4輪或者24小時分2輪的形式。在討論後,後端那邊沒有打算全天候不間斷開發的模式,所以後端就維持之前的開發時間安排,不過前端這邊就採取16小時3輪的形式,由我自己當作第一棒,Tony作為第二棒,Alison作為最後一棒。
當初設想這個形式,主要是在前面基本版開發的過程中,觀察到前後端API的串接與溝通,在前端部份主要是由我來處理,我是希望團隊的前端在專案結束後,都有能夠和後端獨立溝通的能力,因此,我設計出這樣的模式,讓每一位前端成員在開發時,都強迫自己要和後端成員進行API串接的溝通,另外,挑戰內容其實對我來說已經是熟悉的內容,如果在開發過程中我持續在場,我想對於其他組員的學習成長可能會造成一定的損害。
我的時段從第一天的凌晨0點到下午16點,由於0點到9點這時段沒有後端組員會上線進行開發,所以我先進行前端呈現版面的刻畫。在後端組員開始上線前,我完成了到挑戰二的前端版面呈現。在後端組員上線後,我就和他們邊開發變進行溝通確認,大抵完成了挑戰一的部份。在進到尾聲時,將專案目前的狀態和資訊傳遞給下一棒的Tony,由他接手和後端組員繼續後續的挑戰內容。
專案開發和團隊互動的過程給我不少啟發與思考:
- 在一開始建立團隊的Acceptance Criteria部份,如果提早把所有人規劃的內容先整理到同一頁,或許就能夠提高討論Acceptance Criteria的效率。
- 任務的安排需要有優先順序,並且這優先順序是前後端要一起協調的,以確保前後端在開發步調上持續的整合溝通。
- 如何讓團隊氣氛更能使團隊成員更加 PRO ,以促進團隊在共識上的建立、專案上開發的效率。
- 作為經驗者,如何傳授知識與經驗給新進者,並帶領他們成長。
最後,感謝鰻魚燒、Martin、Tony和Alison讓我在緊急的最後一刻加入到團隊,一起完成推特專案。鰻魚燒的學習力與Swagger API令人驚豔;Martin腦筋轉得也快;Tony正職學習但依舊努力勤勞也令人佩服;Alison的行動力使人印象深刻。謝謝各位。
Last Updated on 2022 年 4 月 6 日 by Tsuki